10月19日,在中國科學院“黑土糧倉”科技會戰長春示范區公主嶺示范基地,無人駕駛農機在收獲玉米(無人機照片)。
時下正值吉林省秋收高峰期,各地農民搶抓農時,科學收儲,全面加快秋收進程。
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pagebreak
10月19日,在中國科學院“黑土糧倉”科技會戰長春示范區公主嶺示范基地,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陳國雙(左)與團隊成員調試無人駕駛農機。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pagebreak
10月19日,在中國科學院“黑土糧倉”科技會戰長春示范區公主嶺示范基地,無人駕駛農機在收獲玉米。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pagebreak
10月19日,在中國科學院“黑土糧倉”科技會戰長春示范區公主嶺示范基地,工作人員駕駛農機收獲玉米(無人機照片)。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pagebreak
10月19日,在中國科學院“黑土糧倉”科技會戰長春示范區公主嶺示范基地,無人駕駛農機在收獲玉米。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pagebreak
10月19日,在中國科學院“黑土糧倉”科技會戰長春示范區公主嶺示范基地,無人駕駛農機將收獲的玉米放入拖拉機。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pagebreak
10月19日,在吉林省公主嶺市友忠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,農民將收獲的玉米放入科學儲糧倉(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pagebreak
10月19日,在吉林省公主嶺市友忠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,農民將收獲的玉米放入科學儲糧倉。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pagebreak
10月19日,在吉林省公主嶺市友忠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,農民將收獲的玉米放入科學儲糧倉(無人機照片)。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pagebreak
10月19日,在吉林省公主嶺市友忠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,理事長孫友忠查看科學儲糧倉中的玉米儲存情況。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